- Mar 21 Tue 2006 16:41
門板的藝術
- Mar 21 Tue 2006 16:34
落入凡間的精靈--庫倫諾夫
落入凡間的精靈--庫倫諾夫
庫倫諾夫(Cesk Krumlov)是一個被伏爾塔瓦河擁在懷裡的小鎮,從13世紀創建開始至二戰結束前均掌握在貴族手裡,有著遺世獨立的神秘。六百餘年歷經維提克家族、羅森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愛根堡家族、伏瓦爾森堡家族逐步的建設,使庫倫諾夫成為今日這個精緻的小鎮。
- Mar 21 Tue 2006 16:23
給我一杯溫泉水!卡洛維瓦利、瑪利安斯基
給我一杯溫泉水!卡洛維瓦利、瑪利安斯基
卡洛維瓦利(Karlovy Vary)位在捷克的西部,距布拉格約120公里 ,我們卻花了四個多鐘頭的車程才抵達。16世紀時一份醫學報告成就了卡洛維瓦利今日的風貌,吸引許多人來此體驗溫泉的療效。不同於臺灣或日本是用來泡澡的,這裡的溫泉多是用喝的。為了可以很方便的喝溫泉水,小鎮內規劃了一處又一處的溫泉迴廊,最有名的應該算是位於街區中心的磨坊溫泉迴廊了, 124根石柱開展出長132公尺 的迴廊,氣勢宏偉;迴廊內規劃了五處溫泉水,你只需帶著一個溫泉杯,便可以來個無限暢飲。另一座著名的迴廊則是19世紀末改建成的「市集廣場」,盞盞下垂的吊燈引出箭芒狀的白色柱雕,牆壁上的金屬浮雕說明著卡洛維瓦利發展歷史,下方流洩的則是名為「查理四世」的溫泉。如果要看水舞則一定不能錯過瓦傑迪洛溫泉迴廊,這裡就是以噴高的溫泉水柱為噱頭,特別是泉水噴出的力道無法預測的驚奇!
在台灣有溫泉蛋,這裡則有溫泉酒、溫泉餅、溫泉杯。溫泉餅,約莫12公分 寬,最容易懂得說法就是放大後的法蘭酥。陶瓷燒置的溫泉杯,小小的把手其實是出水口,尺寸大小不一,繪著風景畫,你可以隨意的挑選一個喜歡的樣式。
- Mar 21 Tue 2006 15:50
一天到晚在乾杯-皮耳森
一天到晚在乾杯-皮耳森
說到皮耳森很多人都會想到「啤酒」,這個城市擁有密度極高的啤酒屋,有許多還是地窖式的,人們喝啤酒就像白開水一樣的自然。我們抵達這個城市時,約莫上午十點,皮耳森市中心區的共和廣場聖巴特羅明教堂就立於中央青銅色的屋頂尖塔直指天際,就像許多百年不洗澡的建築物,這棟歷經多次重建的教堂外觀黑黑醜醜的並不吸引我;特別是在布拉格走過名氣一個比一個大的教堂之後。再加上諾大的廣場積著厚厚的白雪,半邊框在圍籬裡(應該是在施工中);另一半邊也只有幾顆稀稀疏梳的枯木及 三兩 的路人甲,感覺很空無,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皮耳森印象。雖然環繞廣場周圍的建築物,仍各有特色,但缺少了與人及生活結合的氣息,也降低了讓人親近的期待。因此呼嚨地,我就錯過了廣場一旁的市政廳。
還好在小鎮亂逛一下有些不一樣的發現,走到了猶太教會堂、西波西米亞博物館,還發現精緻大門、卡帶櫥窗和門上的小鐵人頭,另外還有窗戶邊經典的「冰」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