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異軍突起—朗豪坊
2005年開幕的朗豪坊在香港的都市更新史絕對可以記上一筆,不僅因其開發規模,更多的討論在於朗豪坊引入不同於旺角街頭的新鮮材料、奇特語彙、經營模式,還有不一樣的高度,異質的像是外太空來的怪物一樣降落在這裡一般。而這一切象徵的縉紳化(gentrification)入侵旺角更是被討論的重點。
天星小輪上的看到的朗豪坊
朗豪坊重建工作開啟於1989年鷹君集團與土地發展公司(先今的市重建局)簽約,牽涉了6000多於業主和租戶,是香港最大的重建項目,完成後的總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尺。郎豪坊的建築物區分為二棟,一高一低,中央隔著上海街,以天橋相連通。一棟是辦公樓與商場,另一棟則是酒店。59樓的辦公大樓落成當時是全九龍最高的建築物,從此改變九龍的天際線,儘管九龍在尖東及西九龍一帶也開始出現高樓,但直到今日搭著天星小輪由港島往尖沙嘴,郎豪坊仍清晰可見。四樓廣場
位在辦公樓底層的商場,令人覺得驚奇的空間該屬位在四樓的廣場。這個廣場有一個長長的通天手扶梯帶你直達八樓。由這個廣場開始,上下樓層之間也有了不同的變化,在商店的經營型態、類型及氣氛,作為一個外來遊客,這個商場確實有其吸引人的特質。
朗豪坊通天電梯與四樓的通天廣場
小插曲
朗豪坊的英文是Langham Place,因此他的會員卡簡稱叫做LP卡。這張卡設計的其實挺不錯的,但在經過這幾年台灣獨創了很多新名詞後,你應該不太會想要辦一張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