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落在巴肯山上的巴肯寺Phnom Bakheng

 

  1004306.jpg     

 

1004302.jpg

一下車,大的、小的、賣絲巾的、明信片的通通擠了上來,加上導遊說得趕快上山,要不會錯過日落時刻。於是,只得加快腳步擺脫這人潮,往山上走去,回來整理資料時才發現,錯過了上山前的神牛。=.=

1004301.jpg

日落時刻,巴肯山下擠滿了人潮

 

巴肯山是吳哥遺址中最高的山丘,海拔67公尺,從山下走上山頂,輕輕鬆鬆的大概只要十來分鐘路程,最多的考驗是當你抵達山丘上時,從「爬」上巴肯寺開始。這「爬」是動詞不是形容詞,得手腳並用;那階梯可真不是蓋的,角度看來嚇人,爬起來也令人不免腿軟。而接下來的這幾天,這樣爬的經驗還不停的上演。

 

爬上巴肯寺的階梯,不僅角度很陡峭,加上級踏很淺、級階很高,還有那麼幾階會突如其來給你微微晃動一下,就算手腳並用都得耗上好一陣子,才到達廟頂。這過程會令人顫抖,也或許是因為第一次,經驗不足的緣故吧!回頭竟發現,只顧著爬巴肯寺,照片竟沒拍上幾張。

1004305.jpg

巴肯寺

1004304.jpg

來自各地的觀光客目光一致朝西,等待

 

我們抵達山丘上時,巴肯寺早已經坐滿了等待日落一刻的觀光客,目光一致的向西看望。也不知幾時,巴肯山成為看日落的好地方,反倒讓人們遺落了巴肯寺的風采。從下往上望去,其實可以發現巴肯寺那金字塔的佈局。底層布置著磚造的塔樓,雖然仍能見到磚的色澤與粉粉的質地,但損壞的程度已經極為嚴重,勉強的倚靠著木架才將那歷史框住在現在的這一刻。

1004308.jpg

然後,是逐層退縮形成的五個平台;平台的四個角落及樓梯二側都佈置著石造的塔樓,階梯二側則是一路有石獅守護著,只是有些已經沒了身影,剩下二個不全腳印,指引我們他守望的方向。

1004309.jpg

每一層階梯二側都有一對石獅。這樓梯爬起來真挺辛苦的!

1004303.jpg

原本的塔樓只剩下一面石牆與林迦

 

好不容易爬到了第五層平台,不待片刻喘息,我們即四處張望起來。幾個角落的塔樓都已經不見了,東北側的那座,只剩一面石牆與「林迦」(Linga)。廟頂的4個塔樓也已經頹毀,中央主塔樓則正在整修中,覆蓋在綠色的網布裡,縱使這頭就可望穿那頭,沒了金身的佛,依舊在這裡靜默守護,人們仍然虔誠的點上一炷香祈願。


1004307.jpg中央塔樓的佛

 

隨後我們也找了個小角落,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目光一致的向西看望,等待日落。這一刻我們在巴肯山上的巴肯寺。

 

 

他們說

巴肯寺

建造時間:9世紀末至10世紀初(約907年落成)

建造風格:巴肯式

在位國王: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

 

,巴肯寺是吳哥地區第一座都城的國廟。相傳耶輸跋摩一世因為與兄弟爭位時,王宮遭到摧毀,因此決定放棄舊都羅洛士,遷都到吳哥地區,以巴肯山為中心並將之命名為耶輸跋摩之城(Yasodharapura)

巴肯寺是供奉濕婆的印度教寺廟。共有44座磚塔,以2個、3個、4個為一組環繞在巴肯寺底部。五層平台上共有60座小塔樓,廟頂則有4座塔樓及1座主塔樓,總計為108塔樓加11是統治其他塔樓的主塔樓,108則是印度教中代表宇宙次序的總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就是愛趴趴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