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尋圍村--粉嶺圍

 0805082.jpg       

再次搭車到粉嶺,走出車站,經過一旁的小巴車站,沿著新運路走個十來分鐘,粉嶺圍的標誌就立在一個小小的路口前,指向「思德書室」,這個新界五大家族之一彭氏家族的家祠兼學塾。這個外觀看起來小巧的建築,靜靜的在小巷子口,送往迎來,看著圍村數百年的發展與變化。

0805084.jpg

粉嶺圍思德書室

 

順著小路再往前走些,不知不覺中已經貼近圍村,直到看到轉角的角樓,才知道已經到了粉嶺圍!!角樓正面三個白色的圓點躍然於青磚的牆面上,是粉嶺圍相較於其他圍村的特色,相傳這是粉嶺圍的標誌,也有一說這是一個「品」字,但事實是什麼已不可考。

0805083.jpg

粉嶺圍圍門和角樓,白色的三個圈是粉嶺圍的特殊記號

0805086.jpg

時間--牆面的變化

粉嶺圍從建立迄今已經有七百多年歷史,仍保持著基本的格局,圍村、禾埕、半月池和護城河。但圍村現今只剩下二個角樓、門樓和部分的舊建築夾雜在改建的樓房中。圍村前的禾埕當然也不再有曬稻的需求,現在是停車場。半月池還保存良好,四周圍上了鐵欄杆,池裡頭烏龜超多的。圍村門樓前的禾埕上現今安放著三門百年前的古砲,紀錄著曾經走過那個山賊和海盜出沒的年代。

0805085.jpg

古砲和圍村的角落

 

晃了一圈,三、兩個阿婆坐在門前聊天,一路上遇到幾個村子裡的人,每個人似乎都帶著極高的警戒心或該說是守望相助的精神,雖然我都會禮貌性的點頭微笑,卻人沒理會,還猛盯著你看,一副想看穿我到來的意圖的樣子,一直到我離開他們的視線。儘管我只在「圍」外閒晃。不知道是不這一帶治安真的不好,從1/2龍躍頭文物徑到粉嶺圍和接下來的上水圍都在這些「視線」、「告示牌」下,不免讓這些走尋有種未盡的些許遺憾。

0805081.jpg

離開粉嶺圍,往北區公園走去,入口前,伯公還在守護著圍村的水源,雖然妝點上了新的石子,但這一幕顯的有點疏離。儘管門樓前那對「前環鳳水,後擁龍山」的對聯,仍然鮮紅的。

 

他們說

 

彭氏家族於明朝萬曆年間定居於粉嶺圍。三門古砲,建於康熙初年,用以抵禦盜匪。1941年日軍侵佔香港,村民因擔心禍害加身,將古炮埋在地下,直至1986年才挖出重新安置。

粉嶺圍每十年會舉辦太平清醮,每年 正月十五日 及十六日會舉辦「太平洪朝」宗族祭祀活動。「太平洪朝」儀式包括點燈、貼平安符、虔拜、搶雞毛、扒船、發送關文、祭煞、送神歸位、貼榜、唱麻歌、誦奏文、發送奏文、問杯、劈五方、劈沙羅、朝首送燈、化榜文、送神歸位。各項儀式的具體內容,請參看網站http://www.fushantang.com/1012/1012a/j015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就是愛趴趴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