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子--松柏塱
憑著之前看過的地圖,走向那印象中的方向,找到了跨過鐵道了天橋,跨過這裡就是松柏塱。剛剛在上水圍前頭那家大樹下的老士多(商店)休息的幾個外國人,騎著自行車跟上了我的腳步。
從天橋上遠遠的就看到建立松柏塱的黃、簡、劉、鄺及陳姓家族的祠堂在村子的前頭。水平的地景中,伯公、水井一如幾個走過的圍村一樣,始終存在。五姓祠堂的建築很儉樸,並沒有多餘的裝飾,僅僅一個堂號或祠名,各自貼上了門聯。祠堂以二三配置,中間有個通往村子的圍門。上頭貼著「出入平安」的紅聯,遮住了後頭那塊「禹錫玄圭」的石牌。
松柏塱五姓祠堂及圍門
幾個孩子在祠堂前的廣場上遊玩,老人家則坐在一旁的博文學校前聊天。拿著相機的陌生人難免惹人注意,但這一路晃下來覺得這小村子的人還挺和善的。孩子們會給你一個微笑,老人家也不會老盯著你看。
下午的陽光照在這個無人的學校,靜靜的有種「惦惦水」的感覺。
離開這個客家村時,我突然想,或許此時應該說一聲「恁仔細」比「唔該」還來的適切些?!午後松柏塱博文學校
告別了這個小村子,本來想繼續朝著鄰近的「客家圍」前進,但幾條通往的小路都被狗守候著,一趟行程再度敗在「狗」的手下,只好作罷!
沒去成的客家圍,圍村保存得很好
照片引用自http://terewong.blogspot.com/2007_05_01_archive.html,如不同意引用,請告知。
他們說
松柏塱一地原為新界五大家族侯姓家族所擁有,後來轉贈給曾作侯族佃農黃、劉、陳、鄺及簡的村民作為住宿之所。
博文學校前身是松柏塱村的私塾,於1919年村子裡籌集了資金,建立為學校,目前已經停招。
松柏塱客家圍,由來自荔枝窩的黃建常與黃建文兄弟於1904年建立。圍內有二排橫屋。另有一座書室、祠堂和角樓。四周圍有圍牆。圍村的「江夏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