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尋訪桃花源-MIHOMuseum‧美秀美術館

 

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以前的國文課都會教這一篇。當年,老師還會偶爾來個抽背。以為不再聯考,就不再和這篇文章有牽扯。沒想到,十來年後,竟會有一段武陵人的體驗。

P1050748.JPG  山中的美術館(翻拍自美秀美術館簡介)

 

搭著JR往琵琶湖行去,在石山站下車,搭著一天僅僅幾班的帝產巴士,往MIHO去。MIHO位在京都郊外滋賀縣桃谷山區,是由日本新興宗教「神慈秀明會」所創辦,一年中閉館的時間比開館還長上許多。由石山站到MIHO需要50分鐘的車程。穿過石山的商店街、沿著田川,走進剛收成的平原,轉進一條類似台灣的產業道路,此時,距離上車已經25分鐘左右,車上僅剩下七、八名乘客。道路的一側是溪流,另一側是山壁,車子一路緣溪而行,加上都是自然山水景色,確實讓人有忘路之遠近的錯覺。也難怪,當初貝聿銘設計這博物館的概念就是「桃花源鄉」。

91.jpg

92.jpg

93.jpg

94.jpg

美秀美術館由接待中心往主館的路程體驗

 

車子停在遊客接待中心前,想要到博物館區,還得穿過跨越兩個山脊的隧道及吊橋。這路程其實並不遠,然而,園區還是貼心的提供接駁小車載運遊客往返,只要有旅客車子就開,還有貼心的下台階及遮簾。

 

選擇以徒步方式探訪MIHO主館,是因為想細細體會那「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的驚奇;同時感受「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的神秘。一步步走向隧道口,本該是落英繽紛的二岸,在這深秋時分,徒留孤枝垂掉。迎著風,帶著一絲探險的心情,走進那串接二座山的隧道中,曲線型的設計,銀灰色的沖孔鋼壁面透著光,使得洞內的光線變化有著奇特的層次;人影、光影交錯出一種時空幽暗的神祕。轉過S型的隧道,洞口外隱隱的透著即將相見的桃花源-MIHO。走出洞口,順著吊橋的鋼纜豁然開朗地迎向廣場盡頭,這一上午的尋覓MIHOMuseum終於在眼前。

 

「這座蓋在深山裡的美術館,其精神更接近廟宇,唯有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到達。」--貝聿銘

 

 

P1040837.JPG  


MIHO Museum設計手稿(翻拍自美秀美術館文宣封面)

 

MIHOMuseumhttp://www.miho.or.jp/index.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就是愛趴趴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