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在香港仔南避風塘
談論到香港,其實很難不浮現出一些既定的圖像或是一些概念,像是夜間燈光閃爍的中環、城堡的迪士尼、橫渡的天星小輪,例如購物天堂和英殖民地。這些形象的瞬間展現,常常是因為我們早已透過各種媒介的傳達下建立起對香港的印象;於是不知不覺間,全然接受。因此,就算是沒到過香港的人,也能夠隨意地在記憶中召喚出鮮明一個的香港。
中環、金紫荊、珍寶舫等透過明信片傳遍各地,身處外國的我們透過這些圖像文字想像香港、追尋香港;弔詭地是大部分的我們來到香港後,透過書寫、部落格等照片,又將這些形象逆向的傳回香港。來回之間香港的形象逐漸根深蒂固。正逆向交互間,鏗鏘有力地告知了香港的一段時間、一個回憶、一種想像,與被純化的空間意像。
然而,一如波布萊爾所寫「當你散步時,你便發現當一個人知道如何閒逛,如何觀察時,在一個大城市中有什麼樣的怪事他不會發現?」
拉著繩逐步靠近自己的船
那一天告別了華麗的珍寶舫,我搭著接駁船往深灣港去,迎向更為奢華的遊艇碼頭。白色的遊艇一艘艘排列整齊,隨便一艘都是上百美金的身價,讓人不禁很想一探黑色玻璃內的船艙。而這也讓我想起珍寶舫背後的那剛剛走過的鴨脷洲海旁道所看到的。那時一個男子從我身旁走過,在我前頭不遠處停了下來,一旁船上的狗正費力的朝著他叫著。他彎下了身拉起了繫在一旁石墩的線,一個小浮板慢慢的靠了過來;然後他搭上了這小浮板,再拉著線,往他的船去了。這過程一開始讓我覺得新鮮而有趣。
然而,當我再往前,看到一個老婦人坐在保力龍做的浮板上,在海塘裡一個人划丫划的到他的小船。這一切卻再也不有趣,「綠島小夜曲」那搖呀搖的裡淡淡的傷悲在這一刻好像可以感受些許…
老婦人漸漸的划向她的船
珍寶舫位在香港仔南避風塘的中央,華麗正面向北迎著港島深灣遊艇浮碼頭;船上廚房等設施則位在南側對著鴨脷洲。一面讓你看見進步富有的香港,一面讓你看見小漁村的香港。短短的一個旅程,南北兩岸的歷程,以珍寶舫為界,像是一個M型社會的縮影。也表徵著城市的表象與本質、想像與真實、敘事與虛構的辯證關係。
珍寶舫北面深灣港遊艇與南面鴨脷洲雜舊的船舫
一端是白色的遊艇,一端是雜舊的船舫。當遊艇迎浪而出,激起一道道白色的水花向兩側散開,另一端的小浮板搖晃的更為劇烈…
這一趟鴨脷洲的散步,就是最好的發現。
香港仔南避風塘,中央的是珍寶舫
留言列表